“我摆过地摊、做过工程、搞过地产,我一个人再富,老百姓没富,也没味,我还是要回去,把我们的茶业产业做大,把我们的茶叶卖到北京。”
视频中这个有着一头狮子般卷发的汉子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默戎镇牛角山村党总支书记龙献文,他吐露的不是改变世界的豪言壮志,而是要带领牛角山村这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脱贫致富的初心和决心。作为土生土长的牛角山人,龙献文在外打拼有所成后,毅然决定回村带领乡亲脱贫致富。
2008年之前,牛角山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700多元。如今,牛角山村不仅率先脱贫,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还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为“中国特色产业亿元村”。这个过程中,龙献文与牛角山村村民跟中粮结下了一段特殊的“缘分”。
位于武陵山脉中腹的牛角山村,曾是“老、少、边、穷”的代名词,一度处在“有女莫嫁牛角山”的窘况中。同时,牛角山也是孕育茶叶的得天独厚之地,牛角山位于古丈县内,西晋《荆州土地》记载“七县通出茶,最好”,古丈便是武陵七县之一。这里有千年的种茶历史,曾成为唐、清两代贡茶区,“古丈毛尖”曾享誉世界。
自力更生·精准产业扶贫
龙献文和中粮帮助牛角山村民的脱贫之路正是从小小的茶叶开始的。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中粮集团旗下中国茶叶立足根本,结合当地优势和个性特点,帮助实施茶产业开发,实现了现代技术和古法制茶的无缝衔接,还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创建了一条生态绿色有机的茶叶全产业链,走出了一条“茶旅融合”的脱贫之路。
为了发挥牛角山优良茶叶产地的优势,中茶每年都会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等,从了解茶农种植情况,开展针对性培训,到树立茶叶品质标准,帮助解决茶叶销售,牛角山村村民目前人均茶园面积已超5.7亩,收入持续增长。
在中粮的积极帮助下,牛角山建立起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村支两委+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村民以土地、茶园、劳动力、资金等形式入股,通过土地租金、务工工资、盈余分配、二次返利、分红等方式获取收益。同时,中粮还帮助合作社争取了超100万元的政府资金。在这种脱贫新模式的推动下,牛角山村真正实现了建档立卡户的精准脱贫,149户525人真正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16年12月12日,龙献文在村民大会上铿锵有力地发言——“我宣布,从今天起,牛角山全村脱贫!”
摘掉贫困帽子令人振奋,但如何保证不再返贫,如何更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牛角山村面临的新难题。中粮秉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的政策理念,立足牛角山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品牌优势,帮助牛角山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道路,以茶兴业,以茶助农,帮助中国好茶走出深山。
中粮集团旗下中茶为脱贫专门打造了“山水中茶·中国印象”项目,结合古丈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历史底蕴,赋予了古丈毛尖、白叶一号等茶叶“中茶+”的品牌价值,推动了当地茶产业向品牌化转型升级。
目前,牛角山开发有机茶叶达10800亩,建成了4600平方米年产1000吨的茶厂,村民人年均收入超19800元,是2008年的25倍之多。在龙献文的带领下、在中粮的帮扶下,牛角山村上演了一波脱贫致富的“速度与激情”。
“忠良”助力·品牌脱贫固成果
牛角山只是我国脱贫攻坚版图上的一隅,我国近20个省份种植茶叶,涉茶人口超8000万,2020年之前众多茶产地仍处在贫困的窘境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精神,中粮不仅从根本上进行产业帮扶、从技术上进行科技帮扶,还从宣传上进行品牌帮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中茶团队赴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实地调研,足迹遍布6省1州8县,走访了各地政府、茶农、茶企、茶叶协会,通过科技创新和制茶大师经验相结合,携手全国1州8县打造“山水中茶”系列产品,通过“中茶+”的方式进行品牌脱贫。
为扩大“山水中茶”知名度,打通产品渠道,2020年10月23日,中茶举行了“山水中茶·中国印象”新品发布会,与地方政府共同推广陕西紫阳毛尖、四川马边绿茶、贵州石阡苔茶等10款名优茶。
中粮还建立了“品牌整合+标准输出+渠道共享+模式复制”的长效机制,确保茶农不再返贫,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推动精准扶贫持续发展。
撸起袖子加油干,不仅是龙献文带领牛角山村脱贫的秘诀,也是中粮助力乡村振兴的实干之道。心怀“国之大者”,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中粮将进一步践行央企责任,肩负起产业振兴的使命担当。